十二如何辦理企業稅務工作
1、企業稅務業務的特點
1)、熟悉與經營相關的稅法:一個會計人員(報稅人員)一定要掌握相關業務的稅法內容,從表面上看,稅法象一把利劍橫在那里,不熟悉它的會計人員看了怕,不懂稅法的企業老板看了更怕。其實你把它的精髓掌握了就沒有什么可怕的。從稅法的規定來看,我國企業的稅負是很重的,但從稅收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來說,稅負遠小于規定的法定負擔。這是為什么?這說明我國實際上報稅源沒國民生產總值那么大,就是說整體上報稅只申報了部分收入。所以非上市公司的民營企業偷稅漏稅是個普遍現象,從企業生存的角度上看,如果按稅法全額收入交稅,估計不到幾年就會關門,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冒險偷稅。所以全國各稅務機關都對企業交稅規定了一個稅負率的范圍,就是說只要交稅合理,沒有帳務方面的違規邏輯錯誤就可以過關了。在這里申明,我并不是說國家變相允許偷稅,只是對企業生存和管理水平所要求的一種輔助手段。
2)、稅務數據的嚴肅性和靈活性:其嚴肅性主要體現在上報數據一定與帳務數據一致,會計報表內部數據之間,會計報表與報稅資料數據之間有嚴格的邏輯關系。不能出現邏輯相矛盾的數據,否則報稅過不了關,甚至稅務局會對企業的做帳真假產生懷疑。另一方面,如果會計數據不利于企業報稅交稅,會計人員可以通過業務的調整把交稅金額控制在允許的范圍,這就體現了帳目與報稅的靈活性,當然這種操作不能違法,就需要會計人員有較高的稅務操作水平和會計業務工作經驗。
2、稅務報表與會計報表的關系:
1)、稅務報表的數據來源于會計報表,因此它們在數據上應保持一致性。但很多業務處理發生變動時,很可能造成已作為稅務數據的會計數據在當期發生改變,使得新的會計報表數據與稅務數據不同。這時如果沒有向稅務局遞交稅務資料,則可以及時更改數據,如果已經申報了稅務資料,則不必到稅務機關重新申報,可以視同下期業務放在下期做正式數據申報即可。這時下期的會計報表數據又會與申報數據不同,但累計申報數據就保持一致了。不管在一個年度內申報數據與會計數據發生多少次錯位,但年終的累計數一定要保持一致,當然數據錯位最好不要經常發生,會計人員要知道錯位的數據的來龍去脈。也有少數會計人員申報的數據與會計報表完全脫節,也不知道數據差額發生的原因,就是在年終也不能保持數據一致,這就說明有問題,要么會計數據是隨意編造的,要么稅務資料是虛假的,稅務局一旦查帳,將會引發重大問題。
2)、數據不一致的經常項目:對于申報增值稅的,因為計稅依據是營業收入,所以收入的確認是因業務需要會在期末發生變化,引起稅務申報數與會計報表數的暫時差異。如果是企業所得稅的申報,則費用的變化會引起暫時性差異,所以,年度內如果某月或某期有稅務數據差異,會計報稅人員一是要記錄差異的原因,二是要在下期及時處理以達到數據的一致性,在年度末了的最后申報要做到會計數據與稅務申報數據的一致性。
3、如何保障稅務與企業雙方利益關系
1)、從法律的角度看,稅務機關與企業是平等的利益關系,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看,企業是權利被動方,稅務機關是權利主動方,從稅務申報業務規則看,稅務機關是制定方,企業是執行方,所以企業應主動地與稅務機關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,報稅人員應經常與稅務機關業務人員在語言、業務問題、交際等日常工作接觸中保持積極的、主動的態度,在實際工作中,如果報稅人員與稅務機關交惡,吃虧受損失的總是企業,報稅人員的報稅工作很難順利開展。
2)、稅務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,企業經營業務能否順利開展與稅務機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。在實際工作中,不論是會計人員,還是企業領導都對稅務機關都很在乎。但是稅務機關也不是整天想找企業的岔子,它也有稅務體制的管理和控制,如果企業能夠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履行好申報和交稅義務,并能與之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人際關系,稅務機關還可以幫企業解決一些自身難以克服的問題,如:偶爾延期交稅、購發票等。當然會計人員不能泄露企業的機密給稅務人員。因此,企業與稅務機關在長期相互溝通中會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,尤其是企業不能給稅務機關在業務上難以下臺階為前提,這就需要會計人員有豐富的稅務業務經驗和良好的交際能力。
4、具體如何辦理報稅業務
1)、具體辦理報稅業務,對于初學者來說有些不知所措,其實報稅業務的流程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實施細則會經常發生變化,即使是以前很會報稅的會計人員,如果間隔一兩年時間,再去辦理報稅業務,就會發現與以前不完全一樣了。稅務機關會將各個稅種的報稅流程公布在申報大廳,會計人員按規定的流程辦過一兩次就熟悉了。
2)、報稅前的準備工作:第一步,現在改革得相當簡化,要提前辦理企業稅種核定和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的核定。第二步是可以辦理一個扣繳稅款的帳號,沒有業務的可以暫時不用辦理(用個人微信也可支付)。第三步就申請購置發票,如果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,還得申請辦理增值稅發票開票系統。第四步按業務類別開具發票,月末后按規定的申報資料填報和申報納稅了。此外,有新成立的企業可能有連續幾個月沒業務發生,那么就得進行零申報,所謂零申報只是計稅的依據是零,其它資料數據不一定是零,得如實填報。
3)、常見普通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按月申報,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;注意增值稅優惠政策的充分利用。
4)、企業所得稅申報:一般是查帳征收(按規定的項目數據填寫和程序申報)和核定定率征收(選擇按收入額或成本總額填寫申報)兩種,
5)、個人所得稅申報:可按稅務系統的申報軟件規定程序操作。
6)、其它稅種的申報業務(城建稅、教育費附加等):可按當期已申報繳納的增值稅為基數申報。